top of page
搜尋

AI愈來愈強,我們準備好了嗎?——用VASK框架培養面對AI的價值觀與態度

  • 作家相片: Adventure Rover
    Adventure Rover
  • 4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ree

「我會否被人工智能取代?」 這句話近年成為許多學生、家長,甚至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然而,與其憂慮未來職位會否被人工智能取代,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我們是否已準備好,與人工智能共處、合作,甚至攜手成長?


坊間有不少課程著重教授如何操作人工智能,包括設計、文書寫作、網絡營銷、自動化等,但對於AI素養中的「態度」與「價值觀」卻討論甚少。我們認為,青少年時期正是價值觀建立的關鍵階段,因此教育界與社福界更應將AI素養納入青少年發展支援之中。

本文從生涯規劃的角度出發,運用VASK框架(Value 價值觀、Attitude 態度、Skill 技能、Knowledge 知識)作為分析工具,協助學生有意識地建立負責任且具前瞻性的人工智能使用態度。


從前在沒有電腦的年代,學習知識主要依靠書本;後來有了互聯網,我們可透過Google或維基百科獲取海量資訊。如今,人工智能更進一步改變我們學習與吸收知識的方式。它不僅能搜尋資料,更能生成答案、創作內容與執行任務。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該如何界定「正當使用」與「抄襲行為」?是否應以便利為先?是否只以結果作為唯一衡量標準?


第一部分:V = 價值觀(Value) 人工智能能協助完成功課,應否使用?


價值觀是我們判斷「應否為之」的重要依據。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價值觀更需成為我們的倫理指南與判斷基礎。


VASK中的價值觀提醒我們:

  • 尊重他人成果與知識產權: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依賴原創者的資料與心血。例如早前「吉卜力風格AI圖像」事件中,藝術家作品被濫用,一些人純粹視作娛樂,但亦有人將其用於牟利,忽視了創作背後的努力與尊重。

  • 維持自主思考能力:我們不能將思考完全交由演算法處理,而應在理解與判斷後作出選擇。思想的自由,是學習與創新不可或缺的部分。

  • 誠實面對學習歷程:學習從來不只是取得成果,更在於嘗試、錯誤與修正的過程。這些歷程雖然艱難,卻塑造了我們的思維與能力。


引導學生反思的問題:

  • 當你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時,是否意識到其來源,並懷有對原創者的尊重與感恩之心?

  • 你是否願意花時間理解與內化內容,而非只追求結果?

  • 若他人透過人工智能完成作業並獲得高分,你會如何看待?


第二部分:A = 態度(Attitude) 人工智能的答案是否絕對正確?


態度是我們面對科技時的內在姿態,是影響我們如何使用工具的關鍵。建立負責任的使用態度,需依賴批判思維與自我反思。


良好的人工智能使用態度包括:

  • 保持懷疑與好奇心:人工智能的回答可能錯誤、可能帶有偏見。近年「假新聞」層出不窮,當AI生成的內容愈趨真實,我們更需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

  • 願意試錯與學習:將人工智能視為一個思考的伙伴,而非答案的終點。學習應是一段探索與發現的過程,即使有AI輔助,亦需主動參與與反思。

  • 建立倫理意識:使用人工智能時,應自覺遵守誠信原則,避免濫用其功能從事抄襲、操控資訊等行為。


現時不少學生會在未經分析的情況下,直接複製人工智能的回答,甚至視之為標準答案,這反映出人工智能素養的迫切性。


引導學生反思的問題:

  • 當人工智能提供答案時,你會主動查證其正確性嗎?

  • 你是否具有質疑與思辨的習慣,抑或只習慣性照單全收?

  • 若人工智能的回答與你的理解不符,你會如何處理?


第三部分:S = 技能(Skill) 不懂提問,便難以獲得合適的答案。


在人工智能普及的時代,能否有效使用人工智能,已成為基本能力之一。不僅要「會用」,更要「懂得怎樣用」,包括提問技巧、任務設定與輸出判斷。


關鍵技能包括:

  • 精準提問(Prompt Engineering)

  • 分析人工智能的輸出邏輯

  • 修改、重寫與整合生成內容


引導學生練習活動:

  • 嘗試以相同主題,設計三種不同的提問方式,觀察人工智能回應的差異。

  • 讓學生對人工智能的回應進行評價與改寫,訓練其編輯與判斷能力。


第四部分:K = 知識(Knowledge) 不了解人工智能,便容易被其牽引。


知識層面不僅包括操作技能,亦涵蓋對科技本質與社會影響的理解。


學生應具備的基本人工智能素養包括:

  • 了解人工智能的運作原理(例如大型語言模型)

  • 認識生成內容的限制與風險(如偏見、錯誤資訊)

  • 理解人工智能對職場、生涯與社會結構的潛在影響



結語:

人工智能既不是敵人,亦非救世主。它是一項工具,而工具的影響,取決於使用者的判斷力與價值觀。

在充斥著「教你如何操作AI」的課程與講座中,我們更應反思引導學生「如何負責任地使用AI」。

透過VASK框架,我們能協助學生建立具反思力、倫理觀與未來意識的AI使用素養。這不僅是科技素養的深化,更是生涯規劃教育的革新方向。

你,準備好與人工智能一同前行了嗎?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VASK Framework Revised By Samuel Lam 2025 (With help of ChatGPT)

TL;DR:直接到文章末段下載Excel檔 前言 筆者過往在NGO青少年服務工作時接觸到VASK,認為VASK非常方便及有效提供一個框架讓工作員及青少年進行生涯發展與自我探索。唯筆者認為現時隨著時代發展,VASK有其改善之處,適逢人工智能發展大行其道,於是借助ChatGPT...

 
 
 

留言


ROVER ADVENTURE 嶺航戶外歷奇  Est. 2016

  • facebook
  • Instagram
  • Whatsapp
bottom of page